裂缝修补工艺:
裂缝处理→用修补胶埋灌胶嘴→密封→密封检查(这一步一般可以省略)→准备灌胶→灌胶→结束→检查。
1.裂缝处理。
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、浮胶、松散层等污垢,用钢丝刷、毛刷清洁裂缝两侧30~50mm,保持干燥备用。
2.用修补胶埋灌胶嘴。
灌胶嘴有两种,一种是一次性塑料嘴,另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的铜嘴。灌胶嘴埋设处的裂缝应清晰可见。无灰尘堵塞,将灌胶嘴中心孔对准裂缝。当水平(侧面)或倒置(底面)埋设灌胶嘴时,可在灌胶嘴底座上涂抹502瞬时干胶,指压20秒临时固定;然后在周围涂抹混凝土修复结构胶,使灌胶嘴底座埋设5mm以上,以满足压力注胶的要求。(在顶部埋设灌胶嘴时,无需涂抹502胶)。如果裂缝贯穿部件,则沿裂缝两侧埋设灌胶嘴,一侧作为注胶嘴,另一侧作为排气口。出口喷嘴。灌胶嘴可覆盖80mm长透明软管(便于注胶和观察液位),根系扎牢,软管皮厚度不小于1mm,直径可比灌胶嘴稍细,稍加热,不易松动。如果部件有单面裂缝,一端作为注胶嘴,另一端作为排气口。出口喷嘴。如果裂纹宽度为0.3mm,则每0.5米左右设置一个灌胶嘴,如果裂纹宽度为>0.3mm,则每12米设置一个灌胶嘴。裂缝越宽,灌胶嘴之间的间距就越大。如果裂纹宽度为0.1mm,则只能在裂纹表面反复涂抹3次,以关闭裂纹。
3.封缝
用-1环氧树脂密封胶密封灌胶嘴之间的间隙,形成密封的灌胶腔。胶水应均匀涂抹,避免孔隙和气泡,厚度不小于3mm,宽度不小于20mm。
四、密封检查。
密封后24小时修补胶初步固化后,可沿裂缝涂一层肥皂水,用压缩空气检查密封效果,了解裂缝的连接性。如果发现漏气部位,用胶水重新密封。
5.准备填缝胶。
首先准备压力注胶罐(详见压力注胶罐使用说明),出胶口连接适当尺寸的软管,并关闭控制阀。接缝加固结构胶为A.B两部分。根据配合比将清洁容器(塑料或金属盆)和称重仪混合,搅拌5分钟,直至搅拌均匀,然后倒入压力注胶罐中。胶水应现在使用,以防止凝胶。夏季每次配胶量不得超过3kg,冬季每次配胶量不得超过6kg。配胶可机械搅拌,搅拌机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,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端焊接十字φ14钢筋制成。少量也可手动搅拌φ6.φ8细钢筋棒(注:仅用腻刀搅拌,不能保证搅拌均匀)。接缝加固结构胶在25℃、0.4mpa约80分钟,建议配置后50分钟内用完。压力、温度升高和单次配胶量增加会缩短适用期。为了延长适用时间,压力罐不应暴露在阳光下。
6.灌胶
注胶系统由空气压缩机、压力注胶罐和注胶管组成。注胶压力约为0.1~0.4mpa,操作人员应佩戴护目镜,防止胶水飞溅。对于较短的裂缝,一般从位置*注胶嘴开始注胶,发现排气口可以用丝将预接的透明软管暂时刺死,当发现不注胶时,然后保持注胶压力约为0.2mpa,继续注胶3min,更换注胶嘴开始注胶。对于较长的裂缝,可以从一端开始注胶,对于构件的单面裂缝,可以按照注胶嘴从低到高的顺序逐一注胶。如果所有的排气口都能看到全胶,注胶效果最理想。
7.结束
胶水初步固化,流动性丧失后,可拆除灌胶嘴。
18839788192